读《做老师真好》有感
[ 2018-6-19 11:04:00 | By: dwlzhanghaiyan ]
 



 

“做老师真好……”这是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七年前选择做老师,不掺杂半点功利,只因单纯的热爱与向往。当老师久了,那曾经的激情却被琐碎的细节冲褪了,便时常安慰自己:“做老师多好,马上就要放假了!”但这样近似于被动的等待却不能唤起丝毫的职业幸福感。曾经的诗和远方,只剩下工作中的“苟且”。好在虽找不到工作的“远方”,生活中的诗书还是会读的。

 “我要看看一个老师笔下的做老师到底有多好?!”怀着这样的心情,我遇见了张丽钧老师的《做老师真好》,邂逅了她“老师的一种生存姿态”。

跟随着张老师的书,我仿佛踏入了她的诗意栖居地,我慢慢走,细细看,一幕一幕,无不流淌着她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求索。我突然惶惑起来:我都多久没有享受教育带给我的激情了?教师,这是我最虔诚的选择吗?没有思索,我可以很坚定地回答,这,还是自己最初的梦想。带着这种心情,再来看一遍书,我不禁感叹:张老师写的是她的故事,但是这里面何尝没有自己,没有我的学生啊!

记得自己刚生完孩子回来上班,不但要做女儿的妈妈,还要做班上53个孩子的妈妈。我也曾无数次地抱怨过,但每次踏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期待的眼神时,我慢慢觉得其实工作也没有那么累。而且孩子们带给我的纯净如水的爱戴与回报,冲淡了我所有的疲惫。记得那年运动会,我着急维持秩序,来到操场后才发现自己没拿凳子,班上的一个孩子主动要求去教室帮我拿。等了半天,才见这个孩子匆匆赶回来。我一看除了凳子还有我的保温杯,我嘴上说着谢谢他,心里想的却是杯子里的水是昨天的,早就凉了。这样想着,我扭开杯盖,想把里面的水倒掉,但是打开杯子的那一瞬间,我惊呆了:杯子里的水是热的。孩子告诉我:“我回去看见您的杯子没拿,就想给您顺便拿来,但一想天太冷,于是就打开饮水机,专门烧了一壶热水。”孩子说得轻松,但那一瞬间,我的心却被沉甸甸的爱包围着……

还有一次,中午在教室吃饭,一个平时自理能力很差的小男孩磨磨蹭蹭地走过来,我心想一定又有什么小插曲,便问他:“你吃完饭了?”他点点头。可能有些不好意思,他说完便跑开了,但过了一会儿他又跑过来看看,这样反复几次。我忍不住问他:“你没吃饱?”这样一问,他又有些不好意思了,挠挠头说:“吃饱啦!老师,我是怕你没吃饱,你那么瘦。”说着,拿起勺子给我舀了两大勺米饭。“老师,你多吃点!”说着就跑开了。那顿饭的后半截,我是含着泪吃完的。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我见证了他们一路跌跌撞撞却坚定执着的成长……

张老师笔下的故事可能更深刻,但是我身边这样简单的美好与感动却时常上演:孩子们知道我家里孩子小,便主动在放学后留下来锁门;自己精心准备的一节课,有他们积极的回应;上完一节课后他们过来问问自己表现得好不好;一番教导后他们对我真诚地许诺;周末邀请他们去我家做客,谈天说地,分享他们轻易不说的小秘密……谁还能说,做老师不好?

在书籍里、在阅读中,我又找到了我在教育路上的远方:我希望我能为我的教育找一条路,一条自己愿意去走的路,一条有梦想照亮前行的路,一条不枯燥自己也不枯燥学生的路,一条不把教育等同分数的路,一条回归教育本真的路。青春,消逝在三尺讲台上,我愿意伴着我的青春梦想,走在这条散发着魅力芬芳的教育之路上,让未来的每一天都熠熠闪光!这是在时间的冲刷下,职业幸福感消褪后,书籍所带给我的力量。

张丽钧老师说:“太多的人都在叹息,但是,那个最辛苦的人却没工夫叹息。他要在别人叹息的当儿琢磨该以怎样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一只蝴蝶的成长历程。他否定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方案,选择的时刻,取舍的瞬间,他被一种甜蜜的痛苦轻轻折磨。他要以一种最佳方式将一个破茧成蝶的神话移植到一方心灵的净土上,再期待着它长成一片比神话更美丽的风景。”我不愿意做最辛苦的人,但是我可以怀揣着热情与憧憬,让生命中这些最珍贵的东西不随着岁月的流失、年龄的增长而变得锈迹斑斑。我要将这样的热情演绎为自己教育的信仰,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我愿意说:“做老师真好!”我更希望我的学生们说:“有你做老师,真好!”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18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